那时候街路宽、老宅多,日子苦,但劲头儿足。那个年代,很多人心底都有着一个工人情结。家里有一个人当了工人,家里人都觉得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,工人的自豪感特别强烈。那时的工厂意味着有子弟幼儿园、子弟学校,意味着你谈恋爱的地点是车床旁,意味着单位分的柴米油盐,意味着职工医院。在那个年代,大家介绍自己,都不说某个小区、某条路,而是说某某厂。计划经济年代的一些保定国营老厂,它们随着社会的变迁,市场经济的变革,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,这些曾经是多少人养家糊口的营生,每到逢年过节,有个念想,单位发的带鱼又宽又粗,苹果大的一个手掌都握不住……,当时工资加上福利可以养活一家4口人。在光环褪尽后隐去,您还记得它们吗?
▲斗转星移,岁月匆匆,85年,一晃三十年,人生又有几个三十年,当年的市委还在今天的直隶总督署,当年直隶总督署门前还是红色大门的车库。
▲当年的市长还是田福庭,清华大学经济系高材生,当过清华的老师,田福庭同志被下放到保定市一家工厂,当过工人、统计员、检验员、技师、工程师,几乎厂里的什么工作都千过,后来主政保定。
曾经,这些国营老厂如日中天。随着时代的变迁、工业的发展,这些久负盛名的老企业渐渐湮没在城市的发展中。然而,这些土生土长的老企业,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古城人的回忆,昔日生活区的繁荣景象牢牢地刻在了历史的画卷中。工人们下班途中自行车的铃声响成一片、锅炉房里豁了牙的烧水师傅、洗澡堂里氤氲的水蒸气、家属区走廊里冒着热气的蜂窝煤炉子……这些年,自己梦里依然是厂房里巨大的机器,还有曾经的工友,但似乎都像那些已经拆去的建筑,再也回不到从前了……
▲看到了保定染厂,让我想起了厂花,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厂花是各大工厂的一道青春风景。她们扎着大辫子,穿着碎花衬衣,容貌出众,令人心动。她们里进进出出,说笑打趣,让呆板的工厂增添了灵动的气息。许多年后,即便有的工厂已不复存在,即便她的容颜已渐渐苍老,我们却依然会惦念她,偶尔还会想起跟她在青春岗位上一起挥洒汗水的日子。
▲保定市铁球厂出品的燕舞牌建美铃,锻炼身体,辅助体疗。
▲保定牛奶厂,许多孩子的营养早餐,那时没有三聚氰胺。
你或许是这些老厂的职工,或许曾经生活在这些老厂附近,这些老建筑、老场景有的已经消失在时间里,但是否仍停留在你的记忆中?依然还是存在的,承载着的不仅仅是记忆,还有一种叫做“归属感”的东西。
▲这可能今天看着很滑稽的一则广告,混搭风格,今天的马家老鸡是不是还是老味道,白酒、香槟、鸡腿、白衬衣、红领带,看着都醉人。
▲真素斋,保定的老字号,鸡油饼,可口的味道。
▲老艺人孟先邦传承十二代的制剪经验,刃口锋利,轻松灵活,今天何处寻。
厂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聚居方式,它不同于村落是以姓氏,也不同巷子以生活区域聚居,一个厂的人来自天南地北的人都有。 在上世纪国营老厂里工作过的人一定都记得,一个厂,几乎就是一个小世界。厂办的食堂、俱乐部、医院、幼儿园……一代人从工作到终老,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“厂世界”中,而他们的孩子又往往会子承父业、子承母业,再回到那个厂。
▲稻香村奶油花蛋糕,身边响起了祝福的歌声,宝贝,快点长大。
▲保定八一电焊条厂,当年保定响当当的名牌产品。
看见了这么老厂的名字仿佛看到了老领导、老师傅们,也看见了当年听着他们的诉说,那些老厂房、老工人、老故事,即便已经退休多年,即便老厂早已不复存在,但在每个人的心里,那个“厂”还是依然存在的,经历像一把刀把记忆、感情刻在了骨子里。
▲保定出产的巧克力,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是多少孩子眼里的美味,哭着喊着拽着母亲的衣角。
▲保定感光化学厂风光型宝色胶卷,保定牌,原来除了乐凯,保定还有一个企业生产过胶卷。
▲保定邮电机械厂生产的飞驰牌摩托车,原来保定还造过摩托车。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来说,大部分梦想以及对贵重物品的渴望,都要归功于电视机、电冰箱、摩托车以及其他物品的奢望,似乎都是所有的欲望被激活。
▲保定保温瓶厂,原来家里的必备品。
▲保定制药厂,今天叫长天了,城头变幻大王旗。
▲镜箱厂的古莲池牌。穿衣镜、奖状镜,时代在变,美的含义和内涵在变,楼南街,这里是美术人才的高低,保定许多有名的画家在这里工作,刘志义是不是这个厂的代表。
▲保定市织带厂,真够专业,各种弹性的松紧带,小时候妈妈做的衣服,这不可或缺。
▲保定第二毛纺厂,毛纺厂我写过历史,不挖掘,第二毛纺厂早已经被忽略,这里有多少人的过往。
▲永华南路保定第二变压器厂,变压器厂听说过,第二变压器厂第一次听说,今天都是沿街门脸。